台灣的珊瑚產業始自日本殖民時期,於七零年代曾有「珊瑚王國」之稱,在這樣的背景下,設計師品牌「GALENE」可謂傳統轉型的先驅。兩位創辦人、設計師王耀練、汪智偉認為,由於全球產業鏈分工的緣故,導致台灣雖然在特定技術領域達到一流水平,卻缺乏整合性;要想在全球範圍提升優勢,改寫台灣在世界經濟格局下的定位,創意、美感、品味,三個要素不可或缺,「尤其是時尚圈,無論潮流怎麼走,它的底蘊依舊是藝術涵養的儲存。」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寶石有趣?是因為它不只是一顆閃閃發亮的石頭,還具備許多可能性。寶石的模樣反映了生長育化的環境,你可以說那是種限制,可正因為如此,加入設計後所幻化出的姿態絕對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它的美與趣味所在。」
珊瑚是隨因緣而來的寶石
「我們在做的其實是創造夢想,或說,提供極致的消費體驗、美學體驗。」
由王耀練、汪智偉兩位設計師共同成立的珊瑚設計品牌「GALENE」,於去年(2019年)迎向十周年。此處所稱的珊瑚,不同於位在淺海,自成生態系的造礁珊瑚,而是生長在水深一百公尺以下的紅珊瑚(Corallium),由於產量稀少彌足珍貴,又稱寶石珊瑚。據考古研究,早在西元前二世紀,珊瑚便已在歐洲人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經貿易輸送,更在世界各地被賦予了不同的文化與宗教意涵,時至今日,仍是時尚設計領域相當流行的材質。

儘管台灣是寶石珊瑚的出產地,大眾普遍對它的特性及價值理解有限,給人的觀感也是貴氣難親近;要想推翻既定印象,命名階段就得下功夫,「台灣既然是海島,一定可以在傳統文化中找到和珊瑚的連結。」出身南方澳珊瑚家族的王耀練說:「我們想傳達的是被祝福、被保護的感覺,一開始聯想到媽祖信仰,但那只會強化珊瑚是『奶奶的壓箱寶』的迷思,於是選用了另一位希臘女神Galene作為品牌名稱。」
「但Galene的特色其實不在於它多麼女性化,而是偏向中性的感覺。」汪智偉說:「一方面因為兩個人都是男生,另一方面也會想將自己喜歡的藝術風格融入設計中,從建築,或是各國的文化抽取幾何元素,融會貫通。」設計師們將Galene的性格比擬為英國演員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它可以很剛烈,或很陰性,很柔美。」
要做到剛柔並濟卻非一蹴可幾。考量到寶石珊瑚成本不菲,在創業初期,兩人使用質地相似的玉石,做為試作階段的材料;然而一為礦石,一為無脊椎動物的骨骼遺跡,生成環境的不同決定了前者不可取代。「為了追求完美必須耗損,但正因為從開採、加工,到做出一件飾品是如此不易,也督促我們要讓它的附加價值能夠發揮到極致。」

「一決定創作,在試驗的過程中,就必須知道這個材質所具備的可能性。」王耀練強調:「我跟智偉在創立Galene的時候,已經有一個夢想、一個想要的樣子,清楚自己是誰、訴說什麼樣的美學。我喜歡講珠寶與人的關係,它不只是件奢侈品,還是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的過程,可能因為生日,或來自情人的禮物。很內斂,卻帶給你愛的感受。說它是框架也好,不是框架也罷,我們就是在這個概念與共識底下,做了十年的執行與交流,就像修行。」
汪智偉說:「我認為的珠寶,是提供給收藏者去體驗他每一刻的感受,而不是鎖進保險箱;這才是『享受』的本意。如果能把生活感融入飾品,不管是對珊瑚認識不深的年輕人,還是從來沒接觸過珠寶的人,都能立即把握到品牌所要傳遞的訊息。」

在多元的設計語彙中呈現純粹
位於宜蘭羅東的Galene品牌會所,前身為王耀練的家中長輩所經營的旅社,亦是Galene之所以誕生的重要脈絡。設計師將這棟古雅的建築形容為殖民時期風格,並將其時代意義投射到自身的境況。「我覺得台灣的小孩基本上就是文化混血兒,在做自己的過程中看見自己,在交織的文化裡、變動的時空中不斷碰撞。我和智偉是典型的例子,設計的知識、美學的養成都是在台灣,也因為有機會出國,汲取不一樣的養分,能夠更好的追尋屬於Galene的風格。」
在國內,許多接掌家族事業的二、三代經常面臨同樣的問題:既想求新求變,又肩負傳統包袱,在改革與守成間如何取捨?對此,兩位設計師認為,答案只能在實踐中辨明。

「珊瑚本身就具備很濃厚的異域色彩,如果能在國際上被接受、認可,也是因為這個材質。從設計的觀點來看,如果要在線條與造型中呈現特定文化,除非做得很具原創性。」汪智偉說。王耀練則指出,許多活躍於世界舞台的台灣設計師,反而不會以「台灣」為吸引目光的噱頭,但外人一眼便能看出作品與其出身的連結。
「過分專注在『怎麼代表台灣』,會讓人意識不到自己採用的,依然是跨文化的國際語言這項事實。像時尚產業,它的創意總監可以來自不同國度。」王耀練說:「我覺得台灣的創業人應該有大膽走出去的自信,這樣一來,『代表性』才有機會在成果中自然而然地顯現。」
百年精品法國鍋具品牌LE CREUSET 「經典Big Logo」全新時尚系列

王耀練、汪智偉九月十日受邀參加LE CREUSET「經典Big Logo」新品記者會時,與我們聊到兩人私下都是愛料理、講究生活細節的人。「雖然只在廚房和餐桌上出現,鐵鍋依然是生活美學的一部份。」王耀練接著聊到:「在技術層面,每個鑄鐵鍋都是灰口生鐵,加上琺瑯塗層,但LE CREUSET在製程有特別要求,我注意到它的顏色帶有漸層感,有點像天然寶石的特性,會對應不同的光線生成變化。」
對於生活很挑惕的汪智偉來說,「它的顏色還可以與食材、料理做搭配,甚至能營造出秋天的感覺。這點與我們的理念是一致的:把奢侈品、貴重物做得很生活化。LE CREUSET的鑄鐵鍋等於是宴席上的第二主角,出菜,就是將美學帶到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