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個月會收多少件快遞包裹?隨著網路購物的盛行與便捷,運送包裹的塑料包裝垃圾與日增多,給地球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荷蘭藝術家蘇珊娜·瓊曼斯(Suzanne Jongmans)從小就關注各種材料,很多在別人眼中毫無美感的素材,在她的眼中卻擁有不一樣的價值。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她用塑料垃圾製成了衣服,營造出紗巾、花邊的效果,這讓她大為驚喜,決定利用塑料製品進行藝術上的新探索,製作了《心靈勝於物質》(mind over matter)和《志趣相投》(kindred spirits)的系列作品。在她的作品中,幾乎看不出塑料垃圾的身影,甚至創造出了宛如文藝復興風格畫作的古典美。於戲劇化的衝突碰撞之中,也引發人們對於垃圾回收、處理等問題的思考。

白色污染成為了令全球人頭疼的問題,荷蘭藝術家蘇珊娜·瓊曼斯把最常見的塑料薄膜、氣泡膜等等,原本應該放進垃圾桶的廢棄品,成為了服裝和配飾,而且絲毫沒有廉價感。她讓不同的模特兒穿上特製的塑料服裝並進行拍攝,作品無論是配色、構圖都宛如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而「畫中」的他們,神情特別端莊、平靜,彷彿凝固著古老的時光與故事。這種氛圍與模特兒身上所穿的塑料製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其中的矛盾性又帶著幾分幽默與詼諧,讓人們在回憶經典之時重新審視當下,從而產生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瓊曼斯在用塑料製品製作衣服的時候,借鑒了不少大師的創作,到人盡皆知的名作的身影也都有出現,讓人們發現時不禁會心一笑。她在向眾多文藝復興藝術大師致敬的同時,於戲劇化的衝突碰撞之中,也引發人們對於垃圾回收、治理等問題的思考。
作品中,人們第一次發現白色塑料,竟然可以使用得如此巧妙而不著痕跡。白色塑料薄膜成為唯美飄逸的白色長裙;通常用來防震的大氣泡保護膜則成為了人物的帽子和頭紗。最為神奇的是,每一次讓人不勝其煩、黏得到處都是的聚苯乙烯珠竟然如同珍珠一般,灑落在模特兒的衣裳之上,成為了最漂亮的飾品,讓人不能不讚歎她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她聊到:大多數人都會把泡沫塑料丟棄,我卻偏偏要用它做衣服。泡沫球就是我的材料,它能像未加工的鑽石。


她做到了變廢為美,讓人們感受到其中的藝術價值,獲得美的享受,並在她的全新演繹之下,重新碰觸歷史上大師們的經典之作。在瓊曼斯眼中回收材料的使用,是對現在和我們周圍的大量消費的一種反應。讓人們看到了創造美的可能性,而這種美雖然帶給了人們創新的愉悅與欣賞,但是背後的真相更值得人們的關注與追問。藝術品的價值不僅是帶領人們逃離現實、進入桃花源,更是直擊、評判與拷問,留下一個個問號與驚嘆號,引領我們去尋求解答。
▌整理報導:Bohe H.|圖片來源:Suzanne Jong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