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十月展覽精選十檔介紹|cacao 可口

可口編輯室本月也替喜歡看展的朋友們精選了十檔十月必看的展覽。入秋舒適的天氣也迎來滿檔的展覽活動,從靜態的空間內展覽到表演活動,促使人們吸收形形色色的美感回應。從各家藝廊到公立美術館、從繪畫藝術到表演藝術,一起進入館方精心策劃的展覽中,拿出行事曆記下這個月必看的精彩展覽吧!

《舞夜場》 紀實攝影展

澡堂能成為臺北舞場?由得時創行團隊主理的「遇·場 P_L_A_C_E」邀請,雙好2byWu&Chen聯手臺灣新銳攝影師「波文映畫社」的兩位攝影師登曼波與林建文,設計策劃《舞夜場》紀實攝影展,進駐松山文創園區內原製菸工廠男澡堂的「遇.場 P_L_A_C_E」。以充滿自省思維的觀點,策劃關於臺北夜場文化的紀實攝影展演,並於展覽期間的每週四,邀請新能祭主辦人之一Sonia Calico、Vogue Taiwan採訪副總監李昭融、藝術聲音研究評論謝賀銘與藝術家羅智信等人,以跨越音樂策展、時尚品味、藝術展演、燈光與夜店實務工作的主題講座,分享他們跨越夜場景角色與分界的多樣觀點。展期的每週五、六晚間18:00-22:00,則將邀集多位臺灣音樂場景中重要DJ,將「遇場」變身「舞場」,透過其各自不同風格演出,預演臺北周周都迷人的舞場派對。【本展覽部分作品涉及裸露內容,入場須年滿18歲】

展覽日期:2022.09.29−10.30 週三-週日 14:00-22:00、週一、週二休館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西向製菸工廠男澡堂|遇.場 P_L_A_C_E

購票資訊:一般門票NTD200(含飲料與限量摺頁展冊)、講座門票NTD300(每週四晚間20:00,含飲料、限量摺頁展冊與座位)

現場購票:派對門票NTD600(每週五、六晚間18:00-22:00,含展覽入場與飲料)


《LIGHT UP 南村有光》

《LIGHT UP 南村有光》最新檔期邀請沿岸製作(Atelier YenAn)創辦人陳彥安與團隊加入創作,以時代更迭中「人」的心境轉折與變化作為故事主軸。圖為四四南村之活動演變。|圖片提供:南村有光

座落於信義區的光雕藝術展《LIGHT UP 南村有光》,為台灣首次戶外長期策展的光雕投影計畫。自今年二月於四四南村啟動,至今已匯集多位台灣藝術家參與,包括孫瑞鴻、陳青琳、VJ 美璞,以及策展九月最新作品《沿岸海浪寫歷史》的設計師陳彥安與沿岸製作(Atelier YenAn)團隊,將海浪的潮汐起伏投影於四四南村的建築牆面,並以浪潮輪廓融入象徵時代變遷的元素,結合海浪聲音為主題的配樂,透過光雕藝術再現地方記憶。有別於其他燈光節舉辦於廣大空地,其嘗試融入繁華都會區,期待以不同形式詮釋人文歷史,呈現四四南村具有文化價值的特殊意義。

展覽日期:9 月 12 日起,週一至週日 晚間 19:00、19:30、20:00、20:30 播映 15 分鐘

展覽地點:四四南村中央廣場|台北市信義區松勤街 54 號


「即成態:吳東龍個展」

吳東龍的創作沒有筆觸速度感的移動、情感的當下的直覺輸出,不是具象的自然圖像,也沒有明顯的歷史、文化、社會符號。仔細品味,畫面透著材料織痕肌理,洩漏著媒材的物理性,似乎也不是潛意識構成的個人內在空間再現。好像就是藉由畫面中懸置著,由低調顏色平塗的色塊與背景構成「不是符號、也不是圖像、也不是個人情感再現性線條」輕推著觀者知識系統與感受系統,讓原本的懸浮與擱置失衡微動,緩緩地擾動著觀者穩定沉積的感知意識。他的創作是藉由形式、顏色與材料構成某種懸浮的「即成態」,在輕推著觀者的身體感知與感受下作動成型。

展覽日期:2022.10.04−11.27

展覽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


「縫合 Sew Up」挪威藝術家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 (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亞洲首個展

挪威藝術家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亞洲首個展「縫合 Sew up」。巴赫里跳脫典型挪威極簡風格,承續北歐憂鬱冷冽的氣質,融合服裝工藝,利用舊衣、碎布、殘片織品,混亂中透過解構、縫合、再造,賦予作品新意象,以織品藝術(Textile Art)探討當下社會集體的限制、期待、秩序、孤立議題,形成個人獨特風格。此次個展也是為Bluerider ART 首次跨足織品藝術(Textile Art)媒材,展出其近十年來的代表作品,橫跨牆上到大型裝置,其中由80件衣架衣袋組合的大型集合裝置《Garment Bags》(2016)。

展覽日期:2022.10.08−12.11

展覽地點: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 101 巷 10 號 1F

Bluerider ART 台北.仁愛|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5-1號10樓


2022台灣設計師展

2022 年台灣設計展再次回到高雄辦理,這是闊別 10 年後回到高雄辦理。今年主題「台灣設計設計台灣」,主要展場選在過去經貿發達的高雄蓬萊商港,搖身成為「設計中島」,以高雄港第一排的氣勢,呈現高雄海納創意的潛力;還有 7 個高雄歷史場域化為城市展區(貿易商大樓、原愛國婦人會館、紅磚街屋、北號誌樓、雄鎮北門、西子灣隧道、中都唐榮磚窯廠),以及高雄市 38 區城市空間的設計響應,將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城市設計與設計展覽。主視覺設計以廣闊的藍色大海,展現高雄的格局視野,熱情海派的城市特質;海面上交錯漸層的藍綠色方格,呈現高雄港灣區建築群與山海意象。匯聚來自台灣及世界各地的設計量能,更以無限的設計力拓展城市未來,展覽方希望以宏觀的角度切入,展現海洋首都高雄百年來累積的創意實力。

展覽日期:2022.10.07−10.23

展覽地點:高雄


2022江賢二個展

2008年江賢二遷居台東後,身心受自然浸潤,感受到以往在巴黎、紐約,或台北都少有的創作喜悅感,他首先創作出與以往風格迥異,色彩繽紛的《比西里岸之夢》系列,帶給藝術界耳目一新的印象,並由此開啟持續發展中的台東時期創作。即便在生活恬靜的台東,過去兩年大環境中的疫情、戰爭訊息,以及緊鑼密鼓進行的園區工程,仍佔據了江賢二創作時大部分的思緒。繼2020年完成《Covid-19》,表達對疫情蔓延世界的關懷,他接著運用園區工地廢棄的黑板模、舊畫室拆除的波浪板,以及用水泥調和顏料堆塑厚重肌理,創作出《火與冰》系列。材質的變化,反映了江賢二對現實環境巨變的回應,而作品粗礪、稠密、鬱結的質感,有種濃煙滾滾、斷垣殘壁的末日況味,傳達出戰亂不止的殤痛。然而江賢二想要表達的並不是悲劇,而是人在面對悲劇時的感受,正如他在作品灰黑的背景中,擎起一座發光的十字架,或燃起一盞幽微燭光,那光如許柔美、堅定,帶來精神的希冀與拯救。

展覽日期:2022.09.24−11.27

展覽地點:台東美術館|臺東縣臺東市浙江路350號


印記 / 迴盪 / 詩篇-莊普個展

莊普(1947-)出生於上海,1978年畢業於西班牙馬德里大學。1981年返臺後,參與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及伊通公園等藝術空間創立。其作品於國內外各大美術館及畫廊展出與收藏。2019年榮獲國家文藝獎,為臺灣當代藝術代表人物之一。從低限主義的創作精神進行實踐,作品富含東方哲學及詩意。繪畫以一公分見方的印章代替畫筆,開展身體感與物質間的精神性對話,運用現成物及材質特性於其裝置藝術,藝術風格兼具理性構成、感性抒發,時而幽默詼諧。

展覽日期:2022.09.28-2023.01.07

展覽地點:創價美術館 至善館|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50號


永恆迴音:楊忠銘個展

藝術家的靈魂,總是伴隨著對創作的炙熱想望。教學時偶爾出現的念想,終究匯聚成源源不絕的藝術思索,讓創作再度回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楊忠銘的作品彌漫著文學作品般的詩意,彷彿可以鑽進字裡行間,悠遊於他所發現的奇幻宇宙。無論是美柔汀那隱藏著銀光的墨色、散發香氣的綠色茉莉,還是微小錶面上極度精細的戀人肖像,都透露著藝術家隱含在靜謐畫面下的深情。對於版畫長年的研究與實踐,也讓楊忠銘以一件承接中西方版畫傳統、由畢卡索發揚光大的單版複刻橡膠版結合中國傳統拱花技法的當代創作,精彩演繹了屬於這個時代的台灣版畫,成為故宮唯一典藏版畫作品的台灣當代藝術家。

展覽日期:2022.09.17−11.20

展覽地點:曜畫廊|敦化北路166號 文華精品3樓


托弗勒1972-蘇匯宇個展

「托弗勒1972」,邀請藝評家孫松榮擔任展覽學術研究,作品中也邀請國際知名演員吳可熙、知名變裝皇后Popcorn參與拍攝。本展覽為蘇匯宇〈未來的衝擊〉(2019)的續作,展出全新錄像裝置、攝影作品以及手稿文件。展出的主要作品〈托弗勒、奧立佛與地球最後一人〉(2022)引用艾文‧托弗勒(Alvin Toffler)於1970年出版的未來學巨作〈未來的衝擊〉,運用藝術家近年來廣為人知的「補拍」,將1970年代人類對於未來的想像,置入於現今的時空,使人類脆弱的面向、現代資訊科技的升級進化、交錯呈現在生命與政治的預言當中,帶領觀者進入一場「來自過去的未來」的科幻世界想像之中。本次展覽的錄像裝置作品〈托弗勒、奧立佛與地球最後一人〉未來也以不同的呈現形式於國際影展展出。

展覽日期:2022.09.13−10.29

展覽地點:双方藝廊|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770巷28號


「湊細路:阿強同佢既紐約老友記」

為紀念藝術家司徒強逝世11年,誠品畫廊策劃「湊細路:阿強同佢既紐約老友記」展覽。司徒強在紐約Soho的工作室,是台灣藝術家到紐約必訪之處,他總是熱情接待:吃飯、聊天、逛展覽、遊畫廊,不吝協助和提攜後進,當中有多位和他建立忘年情誼。這次展名「湊細路:阿強同佢既紐約老友記」用的是司徒強的廣東腔口吻:「湊細路」是廣東話的帶小朋友之意,「老友記」指的是一起廝混的死黨們,在這群後生晚輩心中,「強哥」就像親切的兄長,給予他們在異地生活及創作上如明燈般的指引與承襲。此次除了展出司徒強的作品,另還邀集7位台灣藝術家:陳擎耀、邱昭財、黃海欣、黃彥穎、蘇匯宇、曹良賓、姚瑞中等共同展出,藉以向這位浪漫真摯的前輩致敬,也透過作品述說記憶中司徒強的其人其事,充滿濃濃回憶。

展覽日期:2022.10.01−10.29

展覽地點:誠品畫廊|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