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們是否相信塔羅牌,都無法否認塔羅牌有其藝術價值,藝術家、設計師往往蒙其召喚,像是達利、Dior時尚設計師都曾公開表示他們將塔羅牌作為靈感來源,幾個世紀以來,每張牌卡的象徵意義不變,然而詮釋牌卡的視覺風格卻不停變化、重塑與改造,以適應特定的時間、地點與文化,這或許也是塔羅牌能在不同時代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塔羅牌已有600年的歷史,存在於西方文化意識的陰影中,神秘的形上學傳統,有著漫長而晦澀的歷史,透過秘密寫作、口述傳統以及哲學家或是遠古聖人的學術書本才得以傳承至今。數百年來,或許很難相信,神祕主義者與藝術家經常交流、合作,他們互通有無的結果,將占卜視為自我探索的系統和工具,探索塔羅牌就是在探索我們自身,而在每個時代,包括當代的我們,都在尋求發展塔羅的形式和如何解釋這套媒介。
作家潔西卡.亨利(Jessica Hundley,暫譯)在《塔羅牌》(Tarot,暫譯)一書中追溯這段迷人又神奇的歷史,探討了500多張牌卡和原始藝術作品背後的象徵意義,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作品從未公諸於世,這是一次最龐大也最瑰麗的塔羅牌視覺總匯,數以百計的創意之手,橫跨中世紀到現代,根據大、小阿爾克那78張牌排列;潔西卡.亨利挑選了兩張他最喜歡的牌,並解釋說明自己為什麼深受吸引,關於這些迷人牌卡的創作者以及牌卡背後代表的歷史與意義。
寶劍二

墨西哥藝術家大衛.羅梅羅(David Romero,暫譯)取材自阿茲特克宗教,以阿茲特克神話為基礎,為泛靈論信仰,主要被中美洲原住民阿茲特克人所推崇信仰,其宗教核心活動為向神祇獻祭,表示其協助維持生命循環的感恩。大衛.羅梅羅的每張牌卡都深受阿茲特克文化、精神實踐以及宗教儀式所影響。
以他的觀點詮釋「寶劍二」這張牌,我們可以看見古代阿茲特克人從事儀式的服裝、精神符號以及語言,即使寶劍由玉米替代,但這張牌卡的寓意仍然存在。劍有著高級意識、智力、決定性變化和集中力量等意義,並與空氣元素相關,寶劍象徵無形但有力,而空氣象徵行動、變化和剛強;「寶劍二」同時也提醒人們面對自己的障礙,進而親手打破自己的障礙。
聖杯皇后

這張現代版本的「聖杯皇后」集結藝術家里娜.濟茲(Linnea Gits,暫譯)的風格插圖以及設計師彼得.達漢(Peter Dunham,暫譯)的手繪字體,靈感來自早期法國塔羅牌的傳統圖像,由15世紀末或是16世紀初期從義大利傳入法國,目前現存的馬賽塔羅牌得力於藝術家Jean Noblet,在1960年代於巴黎首次印刷。
濟茲和達漢為美國獨立印刷暨出版社Ussi的創業拍檔,這個組合創造了幾套現代塔羅牌卡,也嘗試與各類型藝術家合作,在這套有趣的牌卡中,他們巧妙揉合塔羅牌經典原型和情色元素,「提取原始馬賽塔羅牌的戲謔,讓聖杯皇后覆蓋上妖豔與調情神韻,這張辛辣的塔羅牌提醒人們,我們所需要的就是愛!」透過他們顛覆並帶有趣味的設定,我們看見聖杯皇后的想像力和開放的創造力,讓我們挖掘我們的情感深度吧,並培養以同情心和同理心行事。


▌整理報導:林圃君|圖片來源:Jessica Hund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