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不僅是夢想實現的場所,更是歷史創造的原鄉。專注於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並使用可再生能源,2020東京奧運期待創造一屆「影響力道最微小」的奧運會,這裡提及的「小」,蘊含恢弘的企圖:成為有史以來最環保的奧運會。大多數舉辦賽事的場館沿用過去既有場地,其中幾座場館在1964年東京奧運時也同被各界好手使用,除了意外爆紅的回收紙板床之外,還有其他巧思獨具的環保設計值得你一起關注。
聖火火炬

「創造美麗的設計不在於外觀裝飾,而在於結構。」設計師吉岡德仁以櫻花作為設計靈感,以鋁擠壓技術製造火炬,使得火炬手握舉聖火時能感受其堅固又輕便的特質;設計師吉岡德仁採用的鋁來自311日本海嘯後臨時房屋餘留的建築垃圾,「當火炬手奔跑時,櫻花的多面立體形狀會從不同角度反射陽光,讓傳遞的過程一路閃閃發光並難以忘懷。」
Toyota多功能電動汽車e-Palette

根據運動員反饋,e-Palette於奧運會前進行設計修改,升級為多用途的運輸車輛,使其具有更大的門、更低的車體,以及電動坡道,讓乘客尤其是輪椅使用者,得以輕鬆且快速地搭乘。車內裝設有扶手與座椅,方便各種身高的乘客使用,另外地板、座椅採用對比色,迎合視障人士的需求,也為了確保行進安全,自動駕駛系統將會持續監控周圍環境,檢查是否有障礙物出現。
奧運獎牌

一如2017年傳言,2020東京奧運邀請公眾捐贈廢手機,以及其他小型電子設備的貴金屬製作而成。有關當局蒐集超過7萬噸舊手機,超過621萬隻舊手機,產生32公斤黃金、3500公斤白銀和2200公斤青銅。獎牌表面飾以勝利女神像、本屆奧運會官方名和2020東京奧運五環。
Airweave 寢具

Airweave 打造18,000張床與床墊,其中8,000張將重新運用於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床架以可回收的紙板製成,床墊則以「聚乙烯纖維」製成,大幅減少環境汙染。床的設計非常輕巧且易於組裝,以確保在不同位置之間得以快速搬移,而床墊分為三層,底部由三塊彈性聚乙烯纖維製成的獨立塊組成,每個獨立塊分有柔軟、標準、硬、特硬等,可針對運動員肩膀、腰部與腿部進行不同硬度訂製,有助於提昇睡眠品質。
新國立競技場

由日本知名建築師隈研吾打造,以「木與綠體育場」為設計理念,大量使用本地木材,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之一,將用於開幕式、閉幕式以及田徑比賽。
火炬手制服

整體為白色系的制服,胸前點綴象徵聖火的橘紅徽章及奧運圖示,有如斜披的橘紅織帶的設計,靈感取自日本傳統和服,象徵傳遞聖火的敬意。衣服的原料取得如同火炬,一樣來自311日本海嘯的建築垃圾。
NIKE的籃球與足球制服

NIKE使用多種材料的混合物,力求更環保的服裝,包括使用回收塑膠瓶、回收尼龍以及出自自家工廠的橡膠與紗線廢料,將由美國男籃與女籃選手穿上。NIKE表示為2020東京奧運打造的一系列服裝,是目前為止品牌最具永續性和兼具最高性能的作品。
頒獎台

由24.5噸廢棄家用塑料改頭換面而成98座頒獎台,由立方體構成結構,外觀的藍色向日本藍染技術致敬,並會因照射其上的光線,而呈現不同層次的藍。
選手村交流廣場

由40,000塊日本木材建造而成,木材的種類包括落葉松、日本柳杉及日本扁柏等等,每根木材寫有來源地,交流廣場在奧運會後將全數拆除,木材也會送回各地循環使用,藉此紀念東京奧運會。
NIKE滑板制服

NIKE為史上第一屆參與奧運會的滑板選手設計制服,大量採用幾何圖案以及塗抹上鮮豔活力的色彩,NIKE表示,所有滑板制服皆由百分百再生聚酯纖維製成,來自塑膠水瓶與其他廢棄物。也為了因應日本夏季炎熱氣候,輕便、透氣也是這系列服飾的共同訴求。
▌整理報導:林圃君|圖片來源:東京奧運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