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生活日常?沒有作家的生活方式這回事,你留在紙頁上的東西才算數|cacao 可口

如同作家村上春樹每天固定寫作八小時,許多成名的作家把寫作當作日復一日的固定動作,就像吃飯、睡覺一樣不可或缺。從以撒.艾西莫(Isaac Asimov)到卡夫卡,每個作家的創作習慣都不盡相同,有人在天未亮的清晨提筆,有人披星戴月;有人不能離開咖啡,有人則必須要有一隻貓陪在身邊。有人每天都要遵循嚴苛的規律作息,當然也有人對此嗤之以鼻。關於作家們的生活日常?英國青年一代作家的代表莎娣.史密斯(Zadie Smith),在書中對她的作家朋友們告誡:不要把自己的職業浪漫化。沒有作家的生活方式這回事。你留在紙張上的東西才算數。作家們的創作習慣五花八門,來看看他們如何在紙張上留下文學作品。



雖然有電腦這好東西,但是就要手寫

現代人如果沒有筆記電腦和智慧手機的一天真得很難想像。不過仍然有許多作家喜歡親手動筆寫作的魔力,就像舒國治也是手寫文章的經典人物。喜歡用羊毫筆或者有時是鉛筆的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黃色或白色的便條本上寫字,她認為這是美國作家的癖好,桑塔格喜歡手寫的緩慢。《身為人母》的作家湯姆.佩羅塔(Tom Perrotta)則是會坐在家中頂樓的一間小房間裡。他從幾年前開始用鋼筆,並對其造成的凌亂景象心懷感激。「鋼筆讓寫作變得像是體力勞動。」佩羅塔會要在一天的結束之前創作出點新東西來。美國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生前受訪時提到自己在寫作尤其是正經的作品時,會親手用筆來寫,第一、第二或第三稿總是會親手用筆來寫。「我打字比手寫要快很多,但手寫在某種程度上能讓我慢下來,這樣能幫助我集中注意力。」

電影《寂寞公路》描述華萊士的回憶錄

變成例行公事?這可不行!

有規則的堅定的守護者,就會有對規則嗤之以鼻的人。對於這些作家,他們需要的只是足夠的紙,然後接下來的事自然會水到渠成。被美國文壇泰斗馮內古喻為「美國最重要的幽默作家」的約翰‧厄文(John Irving),他自述沒有專門休息或者工作的時間,也沒有工作日程表,當他開始寫一本書時,一天頂多能寫兩到三個小時;但是寫到一半的時候,他可以每天寫八九個小時或者十二個小時,一周七天不休息的工作下去,晚上用兩個小時來閱讀寫過的東西。他覺得這樣的行為就只是習慣。另一位一生獲獎無數的雷.布萊伯利( Ray Bradbury)生前寫作生涯70多載,他自述從12歲開始就熱愛在打字機前,所以他永遠不必擔心日程安排,因為他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他在洛杉磯的一所小房子裡長大,和父母、兄弟住在一起,他在房間和客廳裡寫作;在客廳裡就算家人都在聊天說話,都不會影響他寫作。後來,當他想寫《華氏451度》的時候,他去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找到了一個地下室的打字室,只要往打字機裡投入10美分,就可以買到30分鐘的打字時間。

雷.布萊伯利( Ray Bradbury)的工作照。|photo via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需要一些道具來保佑

香煙、咖啡、照片、索引卡,甚至棺材,畢竟繆斯女神常常是會遲到的,作家們需要一些刺激靈感的小玩意。心靈作家、畫家娜塔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當她坐下來寫作的時候,嘴裡經常叼著一根煙,但是重點是她是不抽煙的,叼菸的舉動只是幫助她幻想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道具。兩屆曼布克獎得主希拉蕊. 曼特爾(Hilary Mantel),在內心準備開始寫一本書時,在紙上寫下任何東西以前,會冒出許多想法。她認為「捕捉到這些思考很重要。」她會帶著小型筆記本,可以很方便地撕下紙張;或者會帶3英寸×5英寸的索引卡片,關於這本書將會成為什麼樣子的每一種模糊感覺,盡量寫下每一個想法。即便只有一個字,她也將這些小卡片釘在牆面的軟木佈告欄上。靈感當然少不了咖啡,包括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在內,許多作家不是泡在咖啡館裡,就是在去往咖啡館的路上。即便是在家裡創作,桌上也一定要有一杯好咖啡。

心靈作家、畫家娜塔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photo via Kevin S. Moul

偶而被貓玩吧

就算不是貓奴,有誰會拒絕一隻貓咪呢?寫下《春風不化雨》的穆里爾.斯帕克(Muriel Spark),曾寫下:如果你想在某些問題上全神貫注,尤其是一些寫作或文書工作,那你就需要有一隻貓。獨自和貓待在你工作的房間,貓始終會跳上你的桌子,在檯燈下心滿意足地躺下。檯燈的燈光會讓貓非常滿足,貓會躺下,會變得安詳,這種寧靜會得到所有的諒解。而貓的寧靜會逐漸影響你,你坐在桌前,所有阻撓你集中精神的容易興奮的個性都會平息,你的腦袋會重新獲得曾經失去了的自制力。你不用一直盯著貓看,貓的存在本身就已足夠。貓對於你集中精神的作用相當顯著,非常不可思議。另一位《布魯克林》的作家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則是喜歡引誘鄰居的貓來陪伴他下午的寫作時光,首先要先準備些好吃的貓糧。

穆里爾.斯帕克(Muriel Spark)|photo via New York Times

離開椅子去運動

沒有長期寫作經歷的人可能無法體會,寫作是多麽讓體力消耗。要想持續寫出好句子,必需品往往不是酒精或興奮劑,而是一個好身體,最廣為之人的就像村上春樹告訴我們——「寫長篇小說就像生存訓練。體力和藝術敏感性一樣重要。」怪人代表的馮內古(Kurt Vonnegut)居然有運動習慣,他會在五點半起床,工作到八點,在家吃早餐,再工作到十點,然後步行幾個街區到鎮上辦些雜事,再去附近的市政游泳池游泳半小時,然後在十一點四十五分回家,接著看郵件、吃午飯,另外,他一直在做俯臥撑和仰臥起坐。看到他的運動習慣讓人也想跟著起而仿造。多次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且呼聲極高的唐.德里羅(Don Delillo),早上在打字機工作四小時後,他接著去跑步。他深深感受到這有助於他擺脫一個世界,進入另一個世界。跑步中的樹木、鳥兒或是細雨,都是很好的插曲。跑步完他會接著再次工作兩三小時。

馮內古(Kurt Vonnegut)|photo via Kurt Vonnegut

▌整理報導:Bohe H.|參考資料: Daily Rituals: How Great Minds Make Time, Find Inspiration, and Get to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