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物癖攝影:性、權力、時尚,以及與這一切作對的事物|cacao 可口

戀物(fetish),一個在人類文化中是個處於持續流變的字眼。在古代它與信仰有關,人們相信石頭、樹木一類的非生命物體具有靈性及魔力而供奉膜拜,後來,戀物又被馬克思用來代指明明是人類勞動產物,卻被視為具備內在價值蘊藉,無涉任何社會人際關係的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直至20世紀,戀物逐漸被用以意指與特定對象有關的性慾形式,並遭到病態化、污名化,最終被社會排斥。

然而,也因為被視為禁忌,反倒吸引了藝術圈人士的目光。自20世紀70年代以降,戀物滲透進當代藝術、時尚和流行文化中,如將乳膠、皮革、金屬鍊條加入街頭服飾的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讓高跟鞋、馬甲、絲襪和女人一起散發出強勢支配性氣息的赫爾穆特.牛頓 (Helmut Newton),以及將戀物進一步從男性凝視中解放,拉向更多樣化慾望的新銳藝術家們。

然而,戀物並不能直接與美學畫上等號,那更接近一種探索性的,需要親身實踐的取向,只是對象換為性行為、性遊戲,或者在某些脈絡語境中被高度情色化的物體。而它的價值在於提供了擺脫偏見的機會,並無所畏懼地審視自己的慾望。

Ilana Rose

90 年代的墨爾本是什麼樣子?Ilana Rose的攝影作品可以讓你看到它性解放的一面, 俱樂部Hellfire開業於1992年,作為一處百無禁忌的戀物夜店,它吸引到大量戀物癖者,每名成員都像炫耀般地往自己的身上加皮飾、鉚釘、塑膠製品,Ilana Rose捕捉到的不僅是彼時的SM時尚,也是給地下社會的貼身紀錄。

Photo via Dazed

 Reba Maybury

提起戀物癖,很難不將它與地牢的意象連結,然而戀物的視覺語言卻比那要繽紛的多。藝術家Reba Maybury曾發行一系列關於調查網路上男性慾望的雜誌,裡頭收錄的內容用「千奇百怪」形容都是最輕微的,比如,浸泡在水中的高跟鞋,又或者,當人們穿著衣服走進池子裡,因為內部空氣被擠壓而鼓脹起來的衣物。很難想像比這還要費解的性感,然而,那正是Reba Maybury所認定的原創性所在,是扎根於民間的藝術,而不是氾濫、令人麻木的商業色情。這裡沒有刻板印象,甚至沒有性別,有的只是對色情烏托邦一種願景。

Photo via Dazed

Tom Selmon

Photo via Letizia Maria Allodi

Tom Selmon是《Sensored》雜誌的創辦者,他創立雜誌的意圖很簡單,為了抵制網路巨頭對性和身體的言論審查,必須要有一個給自己和其他情色創作者表達的平台。Tom Selmon追求的是無界限——關於展示什麼樣的身體,以及展示到何種程度。《Sensored》的作者來自世界各地,他們都對性和裸體給出了獨特生猛的見解,相當於當今情色藝術的時空膠囊。

Photo via Dazed

Elmer Batters

Photo via Elmer Batters Barbara Picci

戀物通常指的是對特定物體的迷戀,但它也包括多數人不會感到誘惑意味的身體部位,比如說,戀足。儘管你可能聽說過昆汀.塔倫提諾尤好此道,並將之視為一則逸聞看待,但請回想一下那些私生活爆料――多少都暗示著此舉敗德,引人反感。實際上,在20世紀絕大部分時間裡,戀足都是項禁忌。美國50 年代攝影師Elmer Batters,正是因為出版將視覺重心擺在腿與腳的戀物雜誌而遭抨擊,直到80、90年代,他在情色娛樂表現出的創造力才獲得大眾認可。

Photo via 1stDibs

Polly Borland

Photo via We Heart

在漫畫大師,藤子.F.不二雄的《異色短篇集》系列中,有一則讓人不安的故事:一名處事精明、幹練的社會菁英,被誘導到一處偏離常識的場景中。那裡的每件傢俱、接待員——貴賓被要求稱呼她為母親,體型大小都遠超過成年男子的身高及體量。那是你小時候看到的世界,而它們也以幼體化的方式對待你,無微不至的呵護及喝斥。在大衛.林區的《藍絲絨》中也有類似的情境。

在漫畫中,這是圖謀不軌的人給該名菁英下的圈套,目的是使他失去成年人的判斷力,然而這樣的場景並非天馬行空,也發生在現實世界,那被稱為嬰兒癖。嬰兒癖通常出現在那些童年曾經遭受痛苦,進而著迷於嬰兒、孩童所能得到溫暖的成年人身上,他們試著模仿嬰兒重塑不曾得到的經歷。藝術家Polly Borland的攝影集《The Babies》於2001年出版,收錄5年間拍攝的80張照片,並有蘇珊.桑塔格為之作序。要怎麼令一本拍攝扮成嬰兒尋求溫暖或性刺激的男人的攝影集,不至於淪入獵奇窺淫的視角?也許,只需要一點同情心。

Photo via Timeline
Photo via Third Eye

Lotte Reimann

粗糙卻富有魅力的攝影集《Jaunt》,是德國攝影師Lotte Reimann的藝術計畫,靈感來自於 JG Ballard 的小說《Crash》(大衛.柯能堡曾翻拍同名電影《超速性追緝》),她翻拍電腦螢幕上的網路照片,以自己的性幻想為膠水,將風馬牛不相及的裸照、風景照、車禍現場記錄結合起來,這是將性慾的滿足與撞車體驗掛勾,也是對汽車、金屬、柏油的意亂情迷。《Jaunt》的創作手法,也令它脫離了特定男性或女性的慾望,而是介於人際關係中的色情。

Photo via In the In Between

John Sutcliffe

Photo via Agente Provocador

John Sutcliffe可能不是史上第一位乳膠戀物癖,卻與該流派的發展密不可分。他自1957年起開始製造橡膠緊身裝及摩托騎士皮衣,在接下來的30年裡,他的事業範圍擴張到防毒面具以及戀物雜誌《AtomAge》,塑造了彼時的乳膠戀物時尚。

Photo via FUEL Design

Ekaterina Bazhenova-Yamasaki+Fleet Ilya

2020 年,藝術家Ekaterina Bazhenova-Yamasaki和倫敦皮革品牌Fleet Ilya的 Resha Sharma合作,改寫了色情和戀物圖像的法則——一般來說,後者充滿了對女性身體或物體的刻板印象,但在他們的作品《Atom》中,即使是挑逗意味十足的道具,也像靜物照般寧靜,親密且溫柔。《Atom》探索慾望、身體,並在將戀物癖重新定義為一種觸感和實踐。

Photo via Dazed

▌整理報導: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