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天就這麼慌張或悠哉的過完一天,當別人問「今天過的如何?」你一時之間還來不及想到是喜是悲,那就保持靜默吧!所有人都在愛著,也恐懼著,這就是平凡的生活。也許你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愛與恐懼,或者,你有你自己的答案。
兩位奧斯卡大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與凱文·麥克唐納(Kevin Macdonald)在2010年,在網路上號召網友們一起分享7月24日這一天的日常瑣事,並以「愛」與「恐懼」為題,收到八萬多部影片、片長總計時長超過4500小時。兩位導演將其剪成95分鐘的電影《浮生一日》(Life In A Day),導演從雪片般的影片中,挑選最真實的生活影像。整部影片存在著出生與死亡,快樂與傷痛的反差和對比,同時我們能看到所有人都在認真過自己的生活。
人們愛:
愛自己,愛草和泥土,愛頭髮裡殘留的餘味,愛塗著香料的烤雞,愛家人,愛孩子,愛女人,愛上帝,愛開快車,愛踢足球,愛清理東西後的成就感,愛在地鐵上看到的捲髮女孩,男人諮詢母親如何跟暗戀的人表白,年輕的新郎在婚禮上洗淨雙足,年輕男孩向奶奶表白自己有男朋友,一對老夫婦在50年金婚典禮上,老太太問先生:「你願意把窗戶裡裡外外洗乾淨嗎?」
人們懼怕:
怕怪物,怕巫婆,怕殭屍,怕蛇,怕狗,怕貓,怕獅子,怕黃蜂,怕強盜,少女怕長大,登山者怕雪山消失,怕不理解的文化,怕真主,怕上帝,怕死亡,怕國家動亂,老人怕政治和戰爭,阿富汗人怕出了門不能平安回家,中年男人怕脫髮,孩子怕父母離婚,病人怕死亡,小女生怕度過短暫的生命之後躺在墳墓中。

平凡生活的平凡故事
故事一:一位金髮少女介紹了一個單字「Mamihlapinatapai」,它來自亞格漢語,一種已經消失的語言,但曾被位於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島人使用,它的意思十分美妙,形容兩人有著相同的願望,但誰都不想首先打破僵持的那個感覺和狀態。比如兩個想和平共處的部落領袖,但是雙方都不想先議和;當然,也可以是曖昧的男女,誰也不敢跨出最重要的一步···。

故事二:媽媽與孩子商量一個家庭計劃,孩子因不太能接受媽媽要住院的事實而顯得有些愁眉苦臉,並將錯歸結到拿著攝像機的爸爸身上。因為孩子不懂,為什麼今天要開心一點,爸爸拿著攝影機這麼回答孩子:因為這是一部快樂的電影,而且有一個快樂的結尾。
爸爸其實過得並不好,因為妻子的生病,而孩子還小不知道死亡這件事。但這位爸爸依然想把自己過的好的一面,展示給外人。媽媽躺在床上問爸爸:你害怕什麼?
爸爸說:以前我怕妳得癌症,後來妳就得了;害怕妳復發,後來妳就復發了。沒關係,我們都撐過去了。現在,我已經無所畏懼了。
故事三:也是在這一天,在父親的見證下,15歲少年第一次用刮鬍刀刮掉了臉上青澀的鬍鬚,雖然刮破了皮膚,流了血,但父親開心地笑了起來。

故事四:在7月24日即將結束的深夜,天空閃電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一位剛加完班的女孩,坐在車裡難過地說:現在幾近午夜,我快沒時間做這個了,我上了一天班,星期六,不可思議吧。悲哀的是,我一天都在期待能發生些什麼了不起的事,美好的事,值得感激這一天的事,然後參與其中,向世人證明,在平凡人平凡的一天,也會有不平凡的事情發生,但真相是,好事不總是有。至於我今天,整天都沒發生什麼事。我想要別人知道我在這,不想過沒有存在感的生活。我不會坐在這告訴你我是多好的人,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多好,我覺得自己是個普通女孩,過著普通的生活,不是那種…值得深入溝通的人,但我想成為那種人。而今天…儘管…儘管沒發生什麼值得一提的事,但我彷佛感覺到自己已經經歷了一次新生。
說完,她重新向鏡頭展開了笑容。

她可能沒想到,她的這段不如意的影片被導演選作為全片的結尾。因為這就是大部分人的心情寫照,人們總是幻想著長大後可以隨心所欲,總是在幻想有美妙的事情發生。最後,我們發現我們都是普通又平凡的人,生活更多的時候是孤獨和無聊,甚者是煩惱和痛苦,但依然想成為那種被人喜歡,有愛好,有事業,有存在感的人。
▌整理報導:Bohe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