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幸福論:社會科學為成年子女提供修補親子關係的方法,讓媽媽們更快樂|cacao 可口

叔本華長大後成為了19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但他從未想過如何能讓他的母親快樂。撫養小孩絕不是無憂無慮的,很多媽媽在他們成年的孩子身邊,感受到的不是純粹的快樂。多年過去,許多調查發現,媽媽們在母親節最想要的禮物排在第一個的是一段獨處的時間。但為什麼要考驗她呢?幸運的是,社會科學為我們找到了一些成年子女應該如何修補關係,同時讓媽媽更加快樂。不要把她的付出看成理所當然,用體貼和愛對待她,她值得擁有。

電影《親愛的媽咪》劇照

隨著孩子的成長,母親們複雜的感情似乎依舊未減。研究表明,許多母親其實往往會對成年子女心存一些怨恨,尤其當他們感覺到關係不平等的時候。幸福的舞台其實在做媽媽的早期就設定好了,關鍵是看她能得到多少幫助。研究人員發現,即使不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單身且未與他人同居的媽媽通常不如已婚的媽媽幸福,考慮到單親媽媽面臨的經濟和時間壓力,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當然,一切還取決於親密關係的質量,有伴侶的支持能夠顯著增進母親的健康、情緒、幸福感等等。

孩子的多少也很重要,發現隨著一個女人有了第一個、第二個和第三個孩子,幸福感是遞增的,而第四個孩子以及再往後,往往伴隨著幸福感的下降。隨著孩子的長大,母親的整體幸福感應該會上升,因為撫養年幼孩子的壓力減少了,而成年子女帶給母親的意義感會保持在較高水平。但事實似乎正好相反。研究發現有近54%的母親表示,他們與成年子女的關係親密但有距離,他們對這段關係抱有複雜的感覺。

對待成年子女的矛盾心態,最有力指標就是看母親是否繼續在經濟上資助他們,而成年子女和母親之間緊張關係,最有力指標則是母親對一個問題做出了肯定回答,那就是——你覺得在與子女的關係中你付出的比得到的多嗎?顯然,許多母親從成年子女身上,感受到的發自內心的快樂,要比他們在家人面前表現出來的少多了。而好消息是,研究還提出了讓媽媽更快樂的方法,那就是確保她在親子關係中收支平衡。試試以下社會科學提供子女修補親子關係的方法,從而讓媽媽們更快樂。

ILLUSTRATION BY JULIA YELLOW

一、不再依賴父母的經濟支援

如果成年子女能夠降低對父母的經濟依賴,那麼顯然,母親的怨氣和壓力則會顯著減少,而研究已經反复證實,子女經濟不獨立是家庭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有研究人員估測,成年子女獲得父母經濟支持的比率,是父母獲得子女經濟支持的近四倍。很多時候,經濟獨立確實很難實現,尤其是就業環境和飛漲的城市生活成本,那麼如果沒有其他更可行的辦法,就從一個小小的舉動開始吧比如節省開銷,至少,不要讓父母們經濟上的付出換不來半點感激。

二、偶而在家舉辦家庭聚會

如果你和好朋友每年要一起度假,那麼一般誰來負責準備和做計劃呢?應該不是同一個人吧,但很多人在心裡欣然接受了。而身為媽媽們就是喜歡無償做後勤保障員,組織每一次聚會,還能在進展不順利的時候,成功化解所有人的抱怨。現在你應該知道了吧,媽媽們可能並不喜歡這樣的安排,今年,也許你會自告奮勇在你家組織一次感恩節聚會吧。

三、適當問候她今天過得怎麼樣

為了媽媽的健康,情感上的支持也應該是雙向的。有些家庭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父母建立起某種角色後一直深陷其中,難以改變,對於這樣的家庭,這個事實尤其難以捉摸。在我們小的時候,媽媽的角色多多少少有些像提款機,裝滿了愛和支持,但成熟的關係必須超越這種模式。發展互惠關係的開始,可以是對媽媽多一些傾聽,就像我們對待朋友一樣,下次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今天就打吧),問問她生活中發生的那些和你無關,但你知道對她很重要的事吧。問的仔細一些,記得傾聽,然後說說你的想法,也許一開始你們會覺得有些奇怪,但慢慢都會習慣的,你媽媽也會喜歡的。

▌整理報導:Bohe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