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藝術家亞瑟.賈法(Arthur Jafa) 憑藉影像作品《白色專輯》(The White Album)獲得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金獅獎最佳藝術家,在頒獎詞中他提到:這是一篇散文、一首詩、一幅肖像,同時也反映了深刻的種族問題。賈法不僅被公認為是出色的藝術家與電影製片人,還因為他為史派克·李(Spike Lee)和茱莉·黛許(Julie Dash)等導演合作的攝影工作而聞名。
他的目標是創建「具有黑人音樂的力量,美麗和異化的黑人電影院」,他將自己身為黑人的身份成為材料,在視頻作品中,結合了紀錄片、網路散播的圖像和流行音樂,重組成對非裔美國人社會過去和未來的關注,在種族、身份認同有關的議題去挑戰統一。

「黑人歷史就是一個缺席的歷史。在主要的歷史敘事中,黑人並不在那裡。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存在,而只是意味著他們不在寫進歷史的框架之內。」
2016年代表作《愛是訊息,訊息是死亡》(Love Is The Message, The Message Is Death),運用黑人流行音樂人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的歌曲《Ultralight Beam》作為影像震耳欲聾的配樂,將整個氛圍緊張的媒體格局,傳播種族化超暴力以及對黑人文化的肯定和商品化的圖像,壓縮至時長7分鐘的視頻拼貼中。對賈法來說,最初的是看到許多人在社交媒體上播放的這些錄像之一,以顯示警察對黑人的暴力行為。他只是想將它們重組在一起,因為這樣做,似乎會引起或暗示某種含義,然後他對整個內容進行了編輯。音樂是在影像後才加入的,為了讓這些視覺本身不是為音樂製作的。如果從總體上看視頻作品,圖像通常會與音樂同步,因此當同步受到干擾時,它將帶來新的經驗,賈法認為這種非線性的方法,對觀眾來說更有趣。
十年來,社交媒體的爆炸式增長,讓迴避創傷性的暴力圖像變得不可能,既激發正義相關的訴求,也增加了被針對社群的脆弱感。但是,將這些圖像處理成藝術而不破壞其真實性,似乎同樣是不可能的。賈法的藝術作品直接引發了這種創傷性悖論,該錄像在極端恐怖和極端歡慶,捕捉到了心理危機。這部影片在川普於2016年當選之時,在紐約的Gavin Brown’s Enterprise畫廊展出,成為了當下憤怒與悲傷的象徵。它定義了新的界限。
「人們正在努力抵制標籤效應,而我總是說,我是一個黑人導演,一個黑人藝術家。我並不是要抗拒這種標籤,因為它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你是女詩人或黑人詩人,你將被視為第二,這就是人們的反應。我要做的就是竭盡全力成為黑人藝術家,如果人們想給它帶來負面的聯想,那就是他們的問題。」
賈法曾發聲質疑自己的作品在白人群體中被過度讚賞的現狀,這一擔心不沒道理,因為該作品旨在說明對黑人文化的讚譽與壓迫現實的共存(作品的標題從字面上清楚說明)。而《白色專輯》則是他對這問題的回應,編織出一幅白人美國的真實肖像——治安暴力;無邏輯抱怨,要不就對反歧視語言搞不明白的奇怪網路自白;在其語境下似乎不再那麼笨拙的、沒用的病毒式愚蠢行為——並要求你一起坐下思考所有這些意味著什麼。同樣的對比拼貼方式,但將其意義轉向了反面。
他以真正的新藝術所應有的方式,讓這兩件作品讓人感到出乎意料且複雜。這一形式,將現成內容與病毒式傳播的媒體圖像,與適當的音樂相結合,既激進,也是通俗易懂的語言。不僅讓人感到異常直接和誠實,並且對內容保持了一絲不苟與謹慎。
▌企劃編輯:Bohe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