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瓊的多元宇宙:一起在奧斯卡頒獎前夕,跳躍到秀蓮的其他可能性!|cacao 可口

楊紫瓊是位難以定位的演員。經歷過港產片全盛時期的影迷對她的印象肯定是女打仔,新一代的觀眾更可能是通過西方電影認識楊紫瓊,從綠葉到女性智者,甚至動畫配音都見得到她的身影。於1984年從影的楊紫瓊,迄今累積了五十部大銀幕作品,儘管數字看來十分驚人,但我們依然很難認定她是位企圖心十足的演員。

第一個理由,「五十」這項紀錄與同期出道的其他香港演員比較起來,只能算是產量一般,而其中更有不少紅星早早在九零年代末期便已息影。其次,持平而論,她不太挑戲——在八九零年代,楊紫瓊唯一重要的文戲演出是以中國近代史為背景的《宋家皇朝》,千禧年的《臥虎藏龍》放大了她動靜皆宜的深度,但在2010年的《劍雨》之前,恐怕也只有《藝伎回憶錄》、《遙遠的北方》(Far North)能列入主要作品。此後,她出演過《翁山蘇姬》、《瘋狂亞洲富豪》……對好萊塢電影工業而言,她或許是這些角色的不二人選,但從觀眾眼光,我們也很難因為楊紫瓊的大名而對電影有特定方向的期待。

聽起來跟什麼很像?對,《媽的多元宇宙》。關繼威那段台詞「因為妳在這個宇宙作什麼都失敗,所以可供跳躍的宇宙也無限多」或許讓人噴飯,某種程度上卻也是對演員的側寫:她是好演員,只是一直在等待真正屬於自己的角色。

這樣一想,好像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媽的多元宇宙》的主角被取名為秀蓮了。因為俞秀蓮絕對是楊紫瓊的生涯代表作,沒有之一。作為首位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華人影星,楊紫瓊能否順利在三月份摘得后冠還是未知數,在此之前,我們不妨模仿一下電影情節,跳躍到其他宇宙——那些名氣也許稍薄但不容小覷的作品,一窺秀蓮的更多可能性。

《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Police Story III – Super Cop)1992|導演:唐季禮

《警察故事III 》在特技方面的成就是無與倫比的,別說已經沒落的港產片,它與今日的好萊塢大片相比也毫不遜色,更凸顯出實景拍攝與動畫效果的落差。作為一部動作喜劇,它的警匪元素並不新鮮,是很典型的優秀警察為緝拿隱身幕後的集團首領,在上級授意協助毒梟越獄,比較特別的是由於電影拍攝時間點在香港回歸以前,電影也藉跨國合作之便呈現中港警務人員的差異——儘管那不無刻板印象成分。《警察故事III 》的楊紫瓊身手之俐落不輸成龍,也大概只有楊紫瓊,才能不被勉強在動作電影中扮演花瓶角色。


《東方三俠》(The Heroic Trio)1993|導演:杜琪峰

一部電影同時有張曼玉、楊紫瓊、梅艷芳,導演還是杜琪峰,肯定是什麼超級大片吧?考慮到它同年便發行了系列作續集,當年在港反應應該不錯。但對習慣當代動作電影敘事節奏及視覺特效的觀眾而言,《東方三俠》便有些微妙,它很難讓你關心人物的命運。

它的故事設定及背景令人聯想到提姆.波頓版的《蝙蝠俠》,片中不知名的東方城市也有如哥德風高譚市的低預算版本,極有個性的主角們在此承擔義警職責,對抗觀念落伍、心理變態的大反派。如果你想看些有創意的暴力及獵奇的動作設計,《東方三俠》應該能對你胃口,否則最好還是視之為邪典電影玩賞。


《詠春》(Wing Chun)1994|導演:袁和平

看到詠春兩個字,你會想到葉問,想到甄子丹,但在甄子丹扮演老是板著臉的葉師傅的許多年以前,他便已經演出過一部名為《詠春》的功夫喜劇,扮演一個單戀著楊紫瓊,卻因為分隔多年後者已經習慣男性裝束,陰陽差錯下將對象誤會為情敵的可愛小夥子。

由袁和平擔任導演,《詠春》的動作設計自然無虞,儘管它仍有些比較八股的橋段,如老港產片總不吝女星小露春光,藉兩眼發直的好色男人的誇張表現製造喜劇效果,或是更近於性喜劇的環節,但在現在看來,反而頗有樂而不淫的古樸趣味。對楊紫瓊及甄子丹二位演員而言,《詠春》可以列為他們的早年經典。


《阿金》(Ah Kam)1996|導演:許鞍華

對香港電影產業比較熟悉的讀者可能知道有一門叫「龍虎武師」的行當。龍虎武師,就是武行,泛指所有在港產片中從事武打、特技的替身演員,沒有他們,便沒有昔年香港武俠動作片的榮景。《阿金》講述的便是這些幕後工作人員的故事。

在許鞍華的作品中,《阿金》並不是特別知名或突出的一部,它甚至隨著情節推進有些跑題,回歸到導演的女性處境關懷。然而電影呈現片場生活的手法之細膩,會使你忽略這本該是個陽剛氣息濃厚的產業。別誤會,片場依然是銀幕暴力的泉源,片場依然會發生爭執及誤傷,片場依然存在性別不平等,狹著導演拍片的黑幫更提示電影業的資金來源有多麼複雜,但《阿金》不只看進這群人的生存,更是看進他們心裡面去了。


《007: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1997|導演:羅傑.史波提斯伍德

皮爾斯布洛斯南可能不是龐德影迷心目中的007第一人,但《明日帝國》在龐德系列中要排上傑作也絕不為過。系列作固有的瘋狂陰謀摧毀世界橋段在這一集中被減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寫實的諜報驚悚色彩,而它的說服力甚至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而變得更可信。你很容易從電影中那名熱衷於自己撰寫頭條報導,再動用手邊一切資源使它成為現實的媒體大亨身上,聯想到我們所身在的現實——只需要把大亨追求的娛樂目標代換成政治經濟目的。

相較龐德身邊諸多一次限定的紅粉知己,楊紫瓊的角色與她在《警察故事3》中的演出更為貼近,同樣富有主見、行動力,其魅力憑的不是性感而是才幹。《明日帝國》的部分場景設計也令人想起港產片中的動作大場面,香港電影對世界影壇的影響可見一斑。


《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2000|導演:李安

說《臥虎藏龍》永遠地改變了武俠片的走向或許有點誇張,但有件事卻是肯定的。《臥虎藏龍》令港產武俠中的輕功表現,看起來像兩百斤重的大胖子試圖跑過一道河川而不弄濕腳。宛如飛昇的輕功似乎也可以視為電影的主要意象,要超脫的不只是物理侷限,還有心靈禁錮——對早逝好友的道義,深閨大院給婦女的限制。

這可能是人們在大銀幕上第一次感覺到武俠片中的人物和自己同樣因為對「武俠」的幻想而解放,並且在打抱不平、快意恩仇等新派武俠的不變主題外,發現另一片新天地。這片天地屬於兒女情長,相形之下,任何武林至寶都無重要性可言。


《藝伎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2005|導演: 勞勃.馬歇爾

《藝伎回憶錄》的硬體製作無可挑剔,攝影完美,演員也都是一時之選,故事卻差強人意,更像是蒐集到一定程度文史資料的作家在落筆時,仍決心以西方價值觀為核心,異國為調味料的通俗電影。《藝伎回憶錄》很可親,但你會懷疑它到底還原了多少藝伎的生活——相同的故事可以套用到任何文化背景。

當然,這取決於你想看到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它的頹廢美感遠較任何你所能想到的古裝大片要來得精緻、真實,它的心機、慾望表達也極其安全,再加上鞏俐、楊紫瓊、章子怡自身條件與表演上的出色,都使它成為一部面向所有人的電影。


《劍雨》(Reign of Assassins)2010|導演:蘇照彬

《劍雨》也許是《臥虎藏龍》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武俠片,但它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反而是走了跟後者相反的路子,從宏大、感性的主題,退回到傳統武俠片著力的領域。回顧八、九零年代的港產武俠,你會發現雖然金庸、梁羽生、古龍的作品經常得到翻拍的機會,但多半都經相當程度的改編,除濃縮情節,還帶上惡趣味甚至俚俗的色彩,更遑論那些原創劇本了。

《劍雨》也在乎人性化的情感,卻更偏好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表達——一對藏著不能讓彼此知曉的秘密的夫妻,一個大動干戈爭取武林至寶,卻只為服務於八竿子打不著邊的目的的大反派,一群武功特性讓人眼花撩亂的殺手歹角。退隱與江湖恩怨的拉扯依然存在,但不會大過於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和睦相處之道。《劍雨》像《臥虎藏龍》一樣傑出嗎?見人見智,不過,它的確有趣。

▌企劃編輯: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