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介意提前告訴你——雜誌將基本關注於室內空間。我們熱愛公寓:留聲機上放著輕柔的音樂,面前放著雞尾酒和一兩樣開胃小菜,還有一位女性朋友坐在對面,而我們將就畢卡索、尼采、爵士樂和性愛進行一些安靜的討論。」——1953年《花花公子》創刊文
3月18日,《花花公子》(PLAYBOY)雜誌宣布停止發行紙本刊物,無數西方媒體以緬懷逝者的方式,感嘆著它的停刊。這本象徵踏入成人世界的情色遺物,在66歲畫上倉促的休止符。

「雜誌裡僅有5%的內容是裸體女郎,在剩餘95%的內容裡,減去25%的廣告,它聚集著優秀的文學作品、藝術作品以及充滿品味的設計。」當年《花花公子》被指控為淫穢刊物時,海夫納這樣反駁著。的確如此,這本雜誌中出現的人物,絕不僅僅是性感兔女郎!哲學家、設計師、藝術家、建築師、作家到政治人物等重要文化人物,都曾霸占雜誌內頁。
延伸閱讀:博拉紐的最後訪談:尖銳的幽默感和優雅的智性說出一切
花花公子們是宅男,他們熱愛現代設計
在《花花公子》出版之前,大多數男性雜誌都專注於戶外活動。而他們反倒而行,發出全新的革新之言:當今,大部分男性雜誌都主張男人,把所有的時間花在戶外——穿過棘手的灌木叢,或踏過湍急的溪流中。我們偶爾也會出去,但是我們會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室內。
從雜誌首刊開始,《花花公子》就充斥著現代化的室內設計:從家具、燈光、音響、服裝,到如何調製一杯可口的馬丁尼酒,任何細節都未曾遺漏。首刊的第一頁是一幅卡通,畫面的主角是一位花花公子,他家居打扮、外披浴袍,驕傲地站在他的現代家具旁邊;其中最搶眼的就是1940年的哈朵伊蝴蝶椅(Hardoy Butterfly chair),這件家具後來成為了花花公子室內設計的標誌,常常和插頁上的性感裸體女郎玩伴(Playmate)一同出現。
花花公子促使男人接受自己對現代建築和設計感興趣,並鼓勵讀者在自己真實的生活中也開闢一塊理想空間。他們繼續持續提供物品的更多細節,以豐滿對理想生活的想像,一場慾望的循環由此建立。而這些理想中的物品,來自當時最成熟設計師們:Georges Nelson、Harry Bertoia、Charles Eames、Eero Saarinen、Roberto Matta、Archizoom工作室、Jo Colombo、Frank Gehry等。


花花公子的建築,實際上就是室內空間
從某種程度上說,《花花公子》對現代建築進行了加工,使它能夠迎合更多人的口味;它也許是第一部以現代設計為中心的生活雜誌。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Beatrice Colomina,曾經分析50-70年代的《花花公子》雜誌內的設計品和建築設計,是如何影響大眾媒體與文化。她提到一段故事:為什麼我的父親,一個從未去過任何博物館,對藝術、設計以及建築一無所知的人,會擁有如此驚豔的現代家具收藏?你都是從哪裡知道這些家具的?她的父親回答:《花花公子》告訴我的。
雜誌針對男性做了全新的設計,包括服裝、飲食、娛樂、閱讀,以及生活環境——家具以及室內空間。和女性雜誌一樣,《花花公子》為讀者提出許多重塑自身的建議,人們有機會來重新設計自己。這精神,海夫納徹底實踐它。他幾乎從未離開他的床,更不用說他的房子了。1960年,他搬入了位於芝加哥的花花公子宅(Playboy Mansion),而後把他的辦公室搬到了床上。自此,這張著名的圓形床成為了花花公子巨大帝國的中心,海夫納的絲綢睡衣也成為了他的正裝。

在1956年9月和10月刊號中的頂樓公寓,是花花公子室內設計的第一個典型代表,文章標題「據說,你可以通過一個人佈置房間的方式來判斷他的個性」,這是具有像徵意義的開始,它為城市單身漢量身打造了一間高級公寓。他並非簡單地介紹建築師或設計品,而是為讀者提供有關建築和設計的建議,讓建築成為性幻想的場所。《花花公子》在推廣現代建築和設計上的影響力,超過了任何專業的建築雜誌或機構,如在第四期雜誌中,Frank Lloyd Wright和Wallace Harrison,因為賦予建築以現代化設計而被稱頌。



花花公子成為普普藝術中的重要發展
在《花花公子》第一期雜誌出版後不久,當時美國正好正興起普普藝術(Pop Art)。對於慣用拼貼的普普藝術之父Richard Hamilton而言,《花花公子》雜誌中的圖片,是創作的重要素材與原始資料,他曾在採訪中說到:正是《花花公子》中的那些海報,讓我們看到了繪畫中,最接近於當代的風格。藝術家Sigmar Polke的《兔女郎》(Bunnies)則使用他標誌性的網點手法,通過觀者的視角表現60年代的慾望圖像,這慾望符號便是《花花公子》兔女郎的典型形象。另外像Keith Haring、James Rosenquist與Tom Wesselmann等多位普普藝術家都與《花花公子》有過合作。


作為《花花公子》雜誌撰稿人的Andy Warhol,他們保持近30年的合作關係。花花公子35週年紀念海報,也由他跨刀參與、圖像取自他1985年創作的簡單素描,商品上則貼有Warhol絲網印刷作品的各種化身。

你還把它只視為色情雜誌的經典之作嗎?《花花公子》將裝置、性感女郎和流行文化巧妙結合的天才之處,並不只是簡單地把設計擺出來,而是費盡心思去展示與呈現。早在1963年倫敦當代藝術學院(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舉辦的展覽「城市生活生存裝備」(Living City exhibition)上,便包括一本《花花公子》,可見在當時,《花花公子》已經是城市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了!

▌可口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