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三十年,依然能折射現實的噩夢:日本邪典代表作,塚本晋也《鐵男》|cacao 可口

《鐵男》是部怎麼樣的電影?它是感官的噩夢(或病態的狂喜),它關係到現代人精神上的苦悶壓抑(你可以把『精神』代換為『性』),它使用攝影機的方式介於精神錯亂、藝術挑釁的模糊地帶,而乒乒乓乓響個沒完的工業搖滾,則提示導演永不厭倦的探索——或劇組資金短缺。

但《鐵男》系列好不好看?這麼說吧,你很難說邪典電影是為了好看而拍的電影,它同時指向譁眾取寵的駭人奇觀,以及針對工業化社會犀利露骨的批判,你可以在其中看見襲自《異形》、《魔鬼終結者》的創意點子,也無法不想到日本文化對人體扭曲受苦的古怪迷戀,如動畫《阿基拉》。

相對導演對金屬近乎拜物教的迷戀,我們似乎列舉了太多相左的觀點,不過《鐵男》系列的怪誕,確實也植基於矛盾:硬生生地將肉體與金屬嵌合在一起。諷刺的是,這裡的象徵不是無原之水,無本之木。我們不難從去人性化的視覺表現聯想到現實,並意識到自己與電影中高速穿梭在街道、電扶梯上沒有臉孔的人群沒什麼不一樣,都是文明的部分零組件,維持城市有序高速運作。

必須成為金屬,直到結構疲勞劣化——只是之於《鐵男》系列的主角,這樣的轉變切切實實的發生在體內,撕心裂肺。

Photo via Bloody Disgusting
不,這不是少林寺十八銅人。Photo via Museum of Art and Design

《鐵男》想表達什麼?馬克思式的異化控訴?塚本晋也對未來的悲觀態度?唯一可以肯定,故事是該系列最不重要的一環。在城市荒景中對人類畸變為金屬怪物濃墨重彩的描寫,就是主題及風格最完整表述,極端的取景角度、游移不定的運鏡、鋒利無機的剪輯、偏離自然的色調,《鐵男》藉此凌駕在傳統電影類型與敘事結構之上。

追求好故事的觀眾可能一口咬定電影除暴力殺戮外空無一物(有趣的是,劇中角色對此悲哀的命運有著高度意識),但你必須承認,任何人都無法用三言兩語說完《鐵男》的瘋狂不安,以及它開拓審美邊界無止無盡的潛能。關於《鐵男》,你只能親眼目睹。

塚本晉也與工業搖滾樂團九寸釘首腦川特.雷澤諾合作的MTV Japan廣告。 
川特.雷澤諾為2009年上映的《鐵男:21世紀極速版》 (Tetsuo: The Bullet Man)製作的片尾曲。

鐵男【金屬 X 血肉】影展

鐵男 I:金屬獸+鐵男 II:血肉橫飛|Tetsuo: The Iron Man + Tetsuo II: Body Hammer

上映日期:2023/07/28  

▌整理報導: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