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儘管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78%的高淨值藏家仍對全球藝術市場的表現持樂觀態度。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發布的《2022藝術市場》報告中,消費超100萬美元的高淨值藏家比例,從2021年的12%增加到2022年上半年的23%,增長近一倍。面對環境動盪,藝術收藏成為藏家管理資產的避風港,那麼,他們在購買藝術品時,又有哪些特點?

仍然在世+頂尖藝術家作品
同時滿足這兩項的藝術家並不多見,德國當代藝術家格哈特.李希特(Gerhard Richter),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他的創作黃金歲月,也是抽象作品的全盛時期。在藝術市場,李希特的作品拍賣中十件有八件均出自這一時期,其中最高紀錄為3038.9萬英鎊,可見藏家對其抽象畫的旺盛需求。90歲高齡的他是最具影響力的在世藝術家之一。多場大型個展陸續在柏林新美術館等博物館舉辦。在超過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作品約四成都被世界各大博物館永久收藏,奠定了他不可撼動之地位。

如果說李希特是深具名望的在世藝術家之一,那麼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則是最具爭議之一。創作鯊魚標本、鑽石骷髏頭、火燒價值千萬英鎊的千幅畫作,赫斯特總能讓人驚嚇後接著買單。另一位KAWS,雖是70後但在2019年後,已躋身拍賣會上的頂級價位。


女性藝術家作品佔比為42%
儘管性別並非藏家購入一件作品的決定性因素,但更多女性藝術家作品在博物館、雙年展、畫廊、拍賣會中亮相,從整體上提高她們被看見、被收藏的機率。正如2021年,近一半女性藝術家作品紀錄被刷新,總成交額達9.75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了58%,是十年來最高值。
女性藝術家的市場越發受到關注,其中,草間彌生連續十年佔據在世成交額最高的女性藝術家寶座,2021年總成交額超1.5億美元,是唯一一位過億女性藝術家,集齊「在世+頂級+女性」三要素。2022年年中時,富藝斯紐約以1049.6萬美元,成交她早期1959年的作品《無題(網)》,刷新藝術家世界拍賣紀錄。

亞洲藏家話語權正逐漸擴大
亞洲藝術市場的活力有目共睹,從國際大畫廊紛紛入駐到博覽會可見端倪。在《2022藝術市場》報告中,亞洲高淨值藏家中的億萬富翁佔比為26%,可見其話語權正逐漸擴大。從拍賣來看,2022年上半年,富藝斯全球拍賣總成交額逾40% 由亞洲藏家貢獻。其五月拍出的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 1982年作品《無題》就是由亞洲客戶以8500萬美元成交,是富藝斯歷來最高成交拍品。

▌整理報導:Bohe H.|參考資料:《2022藝術市場》(The Art Marke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