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的生活狀態如何,三級防疫警戒延至6/14日,也意味著自我禁足的時間越來越長。雖然我們不鼓勵變成一顆沙發馬鈴薯,但當你一天的居家工作完畢、早中晚餐都已經備好只等著加熱,更多的家庭則反映讓人抓狂邊緣的小孩,或顯得有點嘮叨的另一半,隨著居家防疫期間慢慢被放大。你也只是想找個自己的空間獨處,除了書能陪伴你的就是電影了。電影台雖然不時能帶給我們驚喜,但那總須要運氣——而線上串流平台則有更大的自由度,這週挑選的十部電影,你都能夠在Netflix上找到它們。而我們特別建議你欣賞那些陌生,甚至因為片種和片長望之生畏的作品,例如說《愛爾蘭人》和《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生存家族》(Survival Family)2017|導演:矢口史靖
在二十一世紀,一個以科學和文明自詡的島國,某日忽然面對斷水斷電的窘境——不,這不是在講台灣,而是電影裡的日本。但那個次元裡的日本還是好一點,至少他們不須同時面對蔓延的疫情。斷水斷電在部分基礎設施不發達,或飽受摧殘的國家或地區雖然是日常風景,但在這部電影中,或說,當把這種情境放到日本歷史的脈絡,它便隱喻著更可怕的災難。眼前生活的便利、階層的優越感,都可能突然且莫名地在一夕間傾滅。自二次大戰以降,該國便長期困於這樣的焦慮感當中。
不過,《生存家族》是部帶喜劇氣息的公路電影,它更重視向來待在都市中的人,如何在適應新生活的過程中發生改變。為尋求生存,必須往鄉下移動,往一切物資就地取材,無須通過物流運送的地方移動。他們可能因此變得蓬頭垢面,但在故事尾聲時都變成更好的人——儘管對原始生活的想像有些一廂情願,這部有著大場面的小品電影仍值得一看。
《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1998|導演:彼得.威爾
這部電影最動人的時刻,當屬主人翁對著攝影機後的節目製作人/觀眾行謝幕鞠躬禮。那就像走出一個由大量隱藏攝影機、電影布景、職業非職業演員組裝而成的子宮,直到此刻,他才真正的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你很難不查覺——不臆想這個故事的政治性,畢竟你我都活在一個被資訊餵養的時代,那連帶也塑造了我們對世界、人生、道德的觀點。但,這不專指自出生以來便待在攝影棚中的楚門,因為電影中所有生活在「真實世界」的觀眾,他們的生活也是盯著電視機看,這檔節目完了,趕快翻報紙上的節目表,尋找還有些什麼頻道可看,而引發男主角對外界嚮往的,也是基於閱聽各種媒體所得到的資訊。
是的,看似風光明媚,色調溫暖的《楚門的世界》,它的內涵其實晦暗異常,直指人們的價值感,抑或諸如敵我分明的二分法觀念有多麼膚淺,且充滿人工痕跡,絕不是男主角想要經歷風險、磨難,人類與生俱來對自由的嚮往三言兩語便能道盡。
《深夜食堂 電影版2》(Midnight Diner 2)2016|導演:松岡錠司
雖然Netflix上只有第二集,但《深夜食堂》系列從哪裡開始看都無所謂,就算只能為電影騰出半個小時的空閒,它依然適合觀看——那恰好足夠你看完其中一個小故事。電影中,角色的成長弧線雖然很淡,彷彿是不動聲色地換了一下坐姿,卻也帶來令人愉快的,極簡的感性。值此風聲鶴唳的時刻,你需要給自己一點溫和的空間,在觀賞過這部作品後,自己下個廚也是不錯的。
《第六感生死緣》(Meet Joe Black)1998|導演:馬丁.布萊斯特
《第六感生死緣》有一種微妙的平衡感——是那種有時候傾向這邊,有時候斜向那邊,但始終沒有倒下的動態平衡。它的觀點看似分散在三個主要角色身上,但重點依然是附身年輕人的死神,生命即將畫下休止符的企業大亨,以及形象有點單薄的大亨女兒,在這個故事中的地位,和死神發現自己對花生醬的愛好差不多。這聽起來很像缺點,衝著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老爺子而來的觀眾也可能會失望,卻是講述這個故事所必需的:死神第一次不因為工作遊歷人間,遇過奸巧的人,也遇過仁慈正直的人,最後帶著感傷離開——就和人類一樣。這部電影有著青年時代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的絕佳演出,以及對歌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最好的使用,你還等什麼呢?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2019|導演:馬丁.史柯西斯
很多人會告訴你這部作品很長很悶,這實在沒什麼道理,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電影不就是這個樣子嗎?尤其考慮到,它是一名孑然老人對自己充滿血腥與罪惡的一生的回望。《愛爾蘭人》是史柯西斯再一次召集他的犯罪團夥,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和喬.派西(Joe Pesci)共同打造的地下世界史詩——同時也是ㄧ個已經消失的美國。它勢必不會有《四海好傢伙》(Goodfellas)的飛揚佻撻感,卻更具沉思和內省性,甚至更加的雄性化。請享受演員和導演為你帶來的犯罪電影總結論,以後不會再有這樣的電影了。
《傑克做了什麼?》(What Did Jack Do?)2017|導演:大衛.林區
《傑克做了什麼?》和大衛.林區(David Lynch)絕大多數的電影一樣,它們看起來很酷很神秘,但你也很難弄懂導演的意圖是什麼——很可能只是對創作肌肉的一種鍛鍊。看這支作品,就是看一人一猴雞同鴨講,它看起來像是一場臨時的嫌疑犯訊問,卻脫離現實,成為卡夫卡式的噩夢,你總會覺得對立的雙方隱瞞著什麼算計及秘密,而影片播放時不斷的閃爍和汙損感更是強化了這一點。我們建議你早點上Netflix收看本作,否則下次可能就要千里迢迢的跑國外某個藝術博物館參觀了。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2017|導演:洪常秀
儘管把現實中的八卦納入電影討論,會讓《獨自在夜晚的海邊》格外有深意,但我們不打算這麼做。因為洪常秀在裡面安排的一場婚外情懺悔戲,相對於這整部無情節的電影,真的有些刻意浮濫。幸好,金敏喜的表演才是推動這部作品的核心。你會感覺到,讓人困惑的舉止,古怪的對話,都是哀悼愛情逝去的一環。觀賞這部電影,就像遠遠眺望著大海一樣,你看到的是波瀾起伏,卻不知道浪從哪個方向拍來——導演不願意告訴你任何事情,只是赤裸裸的誠實。
《繼承人生》(The Descendants)2011|導演:亞歷山大.潘恩
這部電影有著什麼呢?有經過繼承而來的大筆遺產、有人因為意外陷入昏迷,除放棄治療外別無他法、有夫妻外遇,還有桀傲不馴的青少年。聽起來完全是通俗劇的情節,但一個懂電影的導演卻能從中挖掘出情感潛力,示範為何有些決擇就是那麼困難——因為有愛和責任。同時,他也不忘在一個個荒謬的處境中逗你發笑。你可能無法很難將雅痞形象的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與一名焦頭爛額的父親連結在一起,但當他在劇中表現出自我質疑與受傷時,那洶湧的讓人難以招架。
《女人碎片》(Pieces of a Woman)2020|導演:穆恩德秋.柯諾
一部讓你覺得男人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作品。男性讀者請冷靜,在生孩子這點上絕對如此。在許多電影中你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場景:妻子生產時,男人焦慮地在分娩室外踱步,或是站在分娩台旁握著妻子的手,說些什麼試圖緩解對方的情緒和痛苦。《女人碎片》則刺破了這樣的「浪漫」情懷。在這個故事中,流產並不是最大的災難,而是事件的後遺症——夫妻關係變質,母女之間因為意見不合(是否起訴助產士的疏失?)產生嫌隙,對失去嬰兒的痛苦悲傷,以及疊加在女人所受的囹圄桎梏的淋漓探索,會令你希望這部電影不要有個大團圓結局。
《活個痛快》(50/50)2011|導演:喬納森.萊文
你會在電影中認出幾張熟面孔,但這不是另一部粗鄙笑鬧的喜劇。就算有塞斯.羅根(Seth Rogen)在也不能改變這一點——雖然扮演的仍是主角身旁的懶散哥們,該角色也以自己的方式支持著朋友。他知道當事人須要的不是過分呵護與問候。《活個痛快》本於編劇自身的抗癌經歷,當然,它虛構了很多情節,但當主角向旁人吐露自己的心聲,以及罹癌後週遭人事物的變化時,你知道那是真實的,而最為可貴的,這裡依然有笑聲。是以,惡疾也表露生命中高貴的一面:人性、友誼、勇氣。即使瀕臨死亡,能擁有的不止於感傷。
▌企劃編輯: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