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是明日的現實:他的沉默充滿激情,攝影師吳俊樺看「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展覽|cacao 可口

「在光的灑落之下,交織的線條,呈現出結構、幾何的畫面,非常有建築感,然而勒內.布里(René Burri)看似理性實則非常浪漫。」攝影師吳俊樺走在「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展間中,揣想著這位偉大的攝影師,隱含在寬厚的人文主義眼光之中,尚有對於其他藝術領域的敏銳追求。

而這也是「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展覽所欲呈現的:歡迎進入到勒內.布里的創作世界,觀看諸多饒富意趣的檔案、影像、書籍,或僅是一道淡淡筆記,與布里創作出的不凡攝影作品,如何展開一段相互映照的旅程。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一共有十二個主題展間,緩緩陳述著布里的創作焦點,攝影師吳俊樺為其中的四個主題展間所深深撼動,他將引領著可口讀者走入其中,感受一顆好奇的赤誠之心,才是啟動一切創作的真正源頭。


繪畫展間:從這裡為起點,揭開精彩旅程

吳俊樺說著自己是第四次來到「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展覽,他認為在「繪畫」展間,是直擊了勒內.布里的最初,「我從這裡開始認識這位藝術家,他在小學時期便展現的繪畫天分,獲得老師賞識,而後也可以說是終身維持這項興趣跟嗜好,我想這也是他紓壓的方式。」在布里主題繁多的繪畫作品中,吳俊樺看到了藝術家的好奇心,以及對於微小事物的觀察,「甚至可以看到非常童趣的色彩跟線條等等,我相信這些都是布里先生日後攝影的養分。」

吳俊樺接著提及,有時候人們會誤解攝影畫面的調度看似容易,但藉由看到此展間展出的物件,他發現大師的基本功之深,「布里先生對於線條、光線的敏感,以及他對於色彩的運用、人的觀察,就紀錄在他利用平日瑣碎的時間裡,隨手創作的繪畫和拼貼的檔案之中。」


色彩展間:一位攝影師的高貴品格

「布里先生每張照片都像是一部電影。我尤其喜歡照片的色調,當我細看每張照片時,我發覺到他可以將許多元素放進一個畫面中,找到和諧的平衡,而不致凌亂。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吳俊樺在自己的攝影作品裡,留有大量空白,他認為此舉能突顯出主題,進而展示攝影的直覺和專注;然而在勒內.布里經手看似複雜的畫面裡,又能呈現出安靜的質地。吳俊樺直指幾張勒內.布里拍下的戰爭照片,驚嘆地說著,「布里先生拍戰爭,無論是黑白或是彩色,他傾向在畫面中大量留白,這個空,反而引起我思考並想像。與其把實際的戰爭場景拍下來,反而帶給我更強烈的感受。」

在此展間中,觀者也能發現勒內.布里的心思被人和人群所羈絆,吳俊樺提到對他而言,人是最複雜的個體,身懷最複雜的故事,直到現在他仍舊會疑慮自己是否能將拍攝者的情緒帶出來,而藉由展覽,他體會到勒內.布里時刻懷抱的好奇心,是讓他放手去紀錄生命中每段相遇的主要原因。


書籍:才華的另一面

偉大作品的誕生,才華和努力缺一不可,吳俊樺在這個展間看見勒內.布里創作念想的起源,「我非常喜歡看布里先生的手稿、繪畫和書籍等等,其中我最喜歡他的素描作品,都是非常純粹、未經修飾過的東西,接著再去對照成品,當然成品很精彩,但會有一種:我可以更明白為什麼,為什麼最終的成品這麼觸動人心。」

吳俊樺對此展間特別有感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因為他和勒內.布里經歷了同樣的創作歷程,「我自己也處理過自己的作品集,我以土法煉鋼、手工的方式,讓照片順著時間和當下心境,呈現出想傳達的故事和情感,就像佈一個展覽一樣。我相信布里先生在那個年代,他可以主導排版、封面設計,對於創作者而言都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結構:創造與打破框架,迎來高潮

吳俊樺提到依著自己的觀展脈絡,從「繪畫」展間開始一路走至「結構」展間,「這是此次展覽最精彩的一個展間」,吳俊樺說明最精彩之處可以分為兩個面向:第一,他自己本身相當喜愛黑白照片,也是自己很常使用的拍攝色彩;再者,吳俊樺身兼空間布置工作,他在布里的取景構圖中看到非常多幾何、結構的元素,這些素材,造就了一張張精采萬分的作品。

「布里先生對於構圖、光影的掌握,和建築的熱愛以及他的善於等待,讓我在這個展間停留了非常長的時間,懷抱著朝聖跟學習的心態,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比方說你知道在他的一些作品之中的現場是非常喧鬧的,但最終卻能凝結成非常安靜的氛圍,時間彷彿靜止了,這很難敘述,非常奇幻。」


經歷四次觀展之後,可口針對俊樺如何回望自己的創作思考,也發出了一些提問

Q1:布里先生是觸類旁通的,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我們能定義「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展覽是一個廣博的展覽,有什麼其他的藝術領域也觸動你,並讓你帶入攝影的思考當中?

俊樺:文學絕對是我的創作養分,我特別喜歡詩詞,因為在那短短的幾個字句之中,傳遞了無限畫面和想像,我自己有個習慣是看到有所觸動的字句會馬上記下來,很奇妙的是,有時候在面對一個畫面和風景時,會讓我聯想到一句詩詞,或是我看過的一段文字,當下有所呼應和連結,其實照片就出來了。

我也喜歡畫,未來素描也是我想學習的。我自己看畫,尤其喜歡中國宋朝的文人山水畫,呼應布里先生照片中的留白,我自己的照片其實也是,其實是沿襲宋朝的哲學、禪宗的哲學,以自然為主體,讓自然說話。再來,我也喜歡荷蘭17世紀時期的油畫,這些作品幫助了我的陳列空間工作,在攝影構圖方面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Q2:我們可以發現布里先生對於許多主題的關注,尤其是他置身新聞事件、戰爭現場中時,他是保有一段距離在觀看的,而往往被他留存在照片當中的人,他們並不帶有強烈情緒,但觀者反而被感動了。請你聊聊這個感動背後的凝視心情。

俊樺:看了紀錄片後,我發現他其實是一個樂觀的人,所以我會在心底想,到底一個戰地記者要具備到何種程度的心理素質,讓你站在前線,而不致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其中我印象也很深刻的是,他從不違反倫理道德,這件事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提醒和警惕,加以他是不煽情的,觀看他的照片,你感受不到他的個人情感,非常節制。

Q3:布里先生可以說是時間管理大師也不為過,你很難相信他跟常人一樣只有24個小時可以運用。也請和我們分享,你的生活如何滋養你的創作?

俊樺:攝影對我來說其實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情,需要時間跟心境能有所配合。譬如說當工作很忙的時候,我就不會想要攝影,我也不會為了拍照而拍,會比較像是我在生活閒暇時,相機跟著我,並讓這些影像慢慢醞釀整理,可能最終才會變成一場展覽。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

展期:2023/3/18(週六)- 6/18(週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更多展覽訊息:請至北美館官網查詢

▌企劃、採訪報導:林圃君|攝影:鍾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