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過有個說法叫嘻哈精神,就像你也聽過搖滾精神一樣。「精神」是條神奇公式,能讓平淡的名詞和說他的人一起變得高深莫測,但空口無憑,怎樣才能算作「懂」嘻哈呢?「The Joint 嘻關節」團隊聊起當一群人相互扶持,一同接案、表演、玩樂,那是令人感動的,既是嘻關節的理念,也是創作靈感的來源。什麼是嘻哈精神?他們說,那是身體力行——是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心得的反映。
嘻哈「好玩」,是有前提的
嘻哈文化是相對年輕的。它酷,但酷說到底是表層的東西,若沒有一定份量的精神內核,它可能早早遭其他新興的流行淘汰,難以吸引一代代青年人加入行列。而對嘻關節的成員來說,「真實」才是讓他們持續跳舞、教學、辦活動推廣嘻哈互動文化的支點。
互動也是嘻哈能夠點燃許多人熱情的因素之一。對Piggy和Cubee而言,跳舞是種無聲的對話,愛講話的人可以說得更多,不愛講話的人也能在保留個人空間、積極與人交流兩個看似衝突的立場取得平衡,令一來一往都能擦出火花。學耀形容,「當我跟不認識的人對跳,會是用肢體認識對方,跳過自我介紹的過程。這樣的共感有可能發生在音樂的每一個時間點,而其中火花,不管當事人或旁觀者都感受得到。」
「最魔幻的就是想像成為現實的時候!」Scot這麼說。但讓想像成為現實的前提,是你得有七八年的基礎累積,才有足夠資本讓想像力發揮空間,突破限制,「不管是通過身體的角度、故事性、畫面的好看或想法的詮釋,當別人一下就能理解甚至為此暴動的時候,那就是魔幻。」Scot也指出,近年的嘻哈很強調知識的累積,從流派歷史到必備常識都包括在內,「生活知識也會影響跳舞的深度。」

日常生活中的魔法,是……
第一時間便想到嘻關節的成立宗旨就是「Real Magic」,在人跟人之間建立更多的連結、交流,Jacky解釋。
不過,無論是街頭或家中派對,說到底都是性質有些特殊的場合。那,日常生活中也能有「Real Magic」嗎?Piggy說,那發生在做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比如一個人跳戰鬥舞(Rocking),我會想像與打鬥有關的故事情節,並且在裡面表現的非常順利,進入一種完全投入的心流狀態,這是屬於內在的魔法。」Scot則說,跨出舒適圈特別容易讓感受到日常裡的魔法。
「我覺得是堅持去做有興趣的事情,不要太計較得失。」大綱總結道,他們在創立嘻關節之初,想的是舉辦兩百多人的小派對,甚至沒想過要做大,卻也一步步走到今日的上千人大型活動,憑的全是熱愛及興趣,「就是埋頭做,看這東西會帶我們去哪裡。而最後抵達的目的,也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嘻關節團員介紹
Jacky:美國、韓國、菲律賓、瑞士與台灣…等多國街舞賽事評審,曾獲紐約Rocking冠軍。
Scot:曾獲台灣Rocking冠軍,曾赴紐約、日內瓦、首爾參加國際Rocking賽事。
Rga:霹靂舞好手,曾代表台灣至法國參加世界霹靂舞賽事。
Josh:曾獲北京Rocking冠軍,獲邀至中國參加《這就是街舞》節目演出。
學耀:全職舞者,台灣House舞蹈推手,House音樂DJ。
Piggy:全女子舞蹈團體〈Listener〉成員,曾獲台灣Rocking冠軍。
Cubee:知名台灣街頭服飾品牌設計師,專精多種街舞風格,曾獲台灣Rocking冠軍。
大綱:台灣多項Rocking賽事評審以及塗鴉好手。
▌採訪報導:康樂|視覺統籌&服裝造型:Yii Ooi @yiiooi|平面攝影:柏諺 @poyenchenz|導演:半獸 @ed_hansoul|專案統籌: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