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 Lin專欄(12)|在國外教書的過程,了解到這是自己對教育的熱忱,以及對設計的好奇心 |cacao 可口雜誌

在英國教書已經五年多了,在其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關於在國外教書這份工作,機緣,以及工作機會…等。通常工作簽證往往是讓大家感到最頭痛的地方。但是學生簽證以及畢業後兩年的工作簽證,對於在英國唸書的學生其實是有很大的幫助,很多人也是透過這樣的機會讓自己找到適合的全職工作。在回到英國進行博士研究之前,我已經在實踐大學任教將近五年的時間,從中我學習了很多教書,備課,導師輔導及服裝業界合作相關的經驗。這一段經驗是非常扎實且寶貴的經驗。這段經驗也讓我在後來國外找尋教職有很大的幫助。

回來英國後,學生簽證讓我可以一個星期有20小時的工作,所以那時我先開始在倫敦服裝學院的短期課程開始帶服裝設計課。這份工作是合約制,也是當授課的班級達到報名人數的標準時,課程就可以開,老師也只簽這段時間的工作合約。對當初在念全職博士班的我,這份工作有彈性也能夠讓我以老師的身份,慢慢適應在英國的教育環境。

與倫敦藝術大學時裝學院的學生們合影

在申請這份工作之前,我聯繫當時短期課程經理,和他們約了一個時間看了我的作品,以前學生成果以及一個簡單版本的課程設計。這個「半」正式的面試場合也是我開始在英國工作的契機。當時兩個課程行政經理和我討論「基礎服裝設計短期課」,我開始和他們討論課綱想法以及我可以規劃的內容。不知不覺的,聊了兩個多小時後,他們同意聘用我為短期課程的教師。對於剛抵達英國不到一個月的我,真的很興奮也很開心。

短期班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高中(A-Level )將畢業準備申請大學的學生。一天上課時間是早上3小時、下午3小時。記得我第一次帶短期課程時,我習慣先備課,我會準備很多相關服裝設計訊息資料在Keynote上。這樣的上課方式其實往往枯燥,且我和學生的互動不會很多。所以透過觀察與學生的互動及學生的反應,我開始慢慢調整上課內容。一開始,我會將Keynote準備到30-45分鐘,到後來,我會將內容濃縮到15-20分鐘,然後進行10-15分鐘的討論,再進行實作過程。在實作過程中,我和學生討論他們想創作的方向及方法,若有新的資訊,我可以很快從線上找出和學生分享。

帶短期課程有趣的地方在於自由立裁及服裝畫,這時候你可以看到大家很積極的實驗將布料放同學或是人台上做剪裁,有時候當學生做不出想要的外型時,我們可以一起坐下嘗試不同的方法。即使有時候因為機器及時間的受限,所以來不及將服裝做出,這個實驗的過程也讓大家很開心。

在倫敦藝術大學時裝學院課程中安排自由立裁課程

帶了將近兩年的短期課程後,我開始想嘗試在大學部兼職服裝設計的工作。那時服裝設計與設計方法的科系正在招聘兼任講師。所以我上倫敦藝術大學的徵才網站,將自己的履歷寄出。等了將近一個月,我收到了面試的通知。我還記得到學校面試的時候,我和系主任以及另一位版型老師在學校的版型教室進行面試。面試的過程也是「半」正式的開始,當中除了我分享作品集及敘述過去在業界工作的經驗,我和兩位老師也討論到許多課程的設計及討論。那時面試也是兩個多小時,到面試結束後,方向感不佳的我還在學校建築裡迷路了好一會才找到出口。

過了將近三個多月,我收到錄取通知,成為系上的兼任講師。那時很開心同時有兩份兼職工作。我也開始認真的想,我是否要再度投入全職的教學工作?我是否想在英國教書?

在系上任教幾個月之後,我決定報名倫敦藝術大學為期一年的教師受訓。那時我是用自己工作的薪水去付受訓的費用,因為我還不是全職的員工,所以沒有任何補助。我那時心裡想,就當作是額外學習,任何學習經驗能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老師,或者更了解英國的學術文化,我都願意去嘗試。野心過大的我,同時忙著博士階段考,教書,還需要忙著閱讀及寫受訓的小論文。那時我把每星期的時間排得很滿、很忙,但是也很充實。

在倫敦藝術大學時裝學院學生拼貼意象圖
在倫敦藝術大學時裝學院學生拼貼意象圖

我的確有想,為什麼要這樣整自己?但是事實是,我是一個外國人,來自亞洲,不夠了解當地的學術文化,也不是英國人… …等。記得那時想著,我真的只能學習。除了讓自己的學歷及經驗提升,我也必須讓自己的語言能力及文化適應力提升,我才能夠更有機會進入全職的設計教職。

所以我安排講座,小型閱讀,和教師受訓的老師們討論及互相觀摩彼此的教學,給予建議及經驗分享。有趣的是,受訓裡的老師不見得都是新手,很多是已經在倫藝大工作已久的院長、系主任等。那時和我同期的還包含了聖馬丁服裝設計研究所所長。在這一個受訓課程中,我發現自己更主動去提問,分享自己的想法,提了不同的課程設計方法。在某天評完學生的圖後,我剛好有機會遇到我們科系學院的院長,我和她討論到我教師訓練的點滴以及分享一些課程想法。院長那時微笑的聽完,和我說,你為什麼沒有申請正職的教師缺?我說,因為機會很少,系上因為經費也沒有辦法釋出全職的缺。院長聽完說,接下來可能有機會,你可以申請看看。

在倫敦藝術大學時裝學院的時尚素描課

後來的故事你們應該也可以猜到了,在全職的面試當天下午,院長親自打電話和我說,我們決定要聘任你。我那時坐在火車上往回家的路上,內心激動不已。在那之後,我慢慢地學習在全職的工作及博士論文中找尋平衡點。白天工作,晚上及週末寫論文。一年後,新上任的系主任及院長和我說,我們希望你成為二年級的負責老師。我那時很緊張也很擔心我是否能擔任這份工作,主任說,你不是一個人在做這份工作,不論是忙不過來,壓力大,和我們說,我們一起分擔。在系上任職全職工作兩年了,我學到了很多的團隊合作的機會,我也學到了同理心教學方法(Compassion Pedagogy),和同事及學生一起進步,一起成長。

我在英國教書的路是一條特別的路。開始我總是怕自己了解的不夠,或者做得不夠。後來了解到,我一直在往服裝設計及教育的方向學習,我了解到這是自己對教育的熱忱,以及對設計的好奇心。也許這是讓我有機會留下來的原因,也許辛苦,但是這也是學習的過程呀!


關於專欄作者:EVE Lin

台中人,現居倫敦,目前任教於倫敦時尚學院服裝設計,同時也在皇家藝術學院完成博士學位研究。Eve Lin服裝品牌設計師。雖用不認真的態度處事,但非常負責任的完成每一人生目標。

歡迎收聽EVE Lin與在安特衛普的陳慶霖的Podcast「Midnight Royal 深夜皇家 」

延伸閱讀:Eve Lin專欄(11)|所以,怎麼解釋所謂的服裝設計方法及過程呢? 

▌作者&圖片提供:EVE LIN